【PConline 年度评测】手机行业可谓发展飞速,年初我们才刚刚认识四核手机,但是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四核手机便已漫天盖地而来。四核手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四核没必要,明显性能过剩,但渐渐的大部分消费者已然接受了,如今如果一部安卓手机不采用四核处理器,我们是不会把它当做旗舰手机看待的。2012年年末,我们展开了每年年终必备的大型横评项目,本期的主角是旗舰四核手机。这不单单是一次横评,也是我们对过去一年中主流的四核手机的一次回顾。 ●四核手机背景 最先发布的四核手机要数LG P880,也就是LG Optimus 4X,但它却是最先发布,但姗姗来迟,导致首款在国内大批量上市的四核手机就落到HTC One X上了。不过,最先上市的手机遇到的压力也不少,因为竞争对手往往很容易后来居上。大批的四核手机喷涌而出的时间点可以说是在年中,华为D1四核XL、三星i9300和天语大黄蜂II都在6月份左右来了真机。小米2、联想K860等则等到了8月份,而这里也有12月才发布的魅族MX2。 市面上四核手机芯片分类: 1、Nvidia Tegra 3 Tegra 3处理器最明显的特征是它拥有比Tegra 2更多的核心,也是目前首个基于移动设备设计的四核处理器,或者更准确的说应该是4+1核处理器,因此它在四颗主核心的基础上加入了一颗协处理器,以达到降低功耗和保持续航的目的。Tegra 3采用台积电40nm工艺制造,四核心最高频率1.4GHz,单核最高1.5GHz,CPU性能最高可达Tegra 2的5倍,内部集成12核GeForce GPU,GPU性能是Tegra 2的3倍,并支持3D立体显示。由于40nm已稍落后于目前市面上主流四核,率先上市的Tegra 3也面临着不少的压力。 2、高通APQ8064 APQ8064隶属于高通骁龙S4 Pro系列,采用28nm工艺制造,集成最新的Adreno 320 GPU,整合四个Krait架构CPU核心,每核主频最高达1.5GHz/1.7GHz。它是全球首款采用28nm制程的四核移动处理器,同时也是高通首款四核心处理器,可以说,Krait是CortexA-15级别的处理器,但功耗却远低于Cortex-A15。高通APQ8064可以说是目前理论性能最强的移动平台四核处理器。 3、三星猎户座Exynos 4412 三星猎户座Exynos 4412处理器,拥有32nm HKMG(高K金属栅极技术)制程,支持双通道LPDDR2 1066。新的32nm HKMG技术可以帮助降低功耗,按照官方的说法,和其前代比会减低20% 的功耗。三星Exynos 4412四核处理器仍然集成Mali-400MP图形处理器,但三星公司已将这颗图形处理器主频由此前的266MHz提升至400MHz。三星猎户座四核是目前稳定性较强的CPU,与高通APQ8064相比互有胜负。 4、华为海思K3V2 海思 K3V2四核处理器是2012年初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他是一款高性能CPU,主频分为1.2GHz和1.5GHz,是海思(华为子公司)自主设计,采用ARM A9架构40NM制程。该款处理器规格为12x12mm, 同时内置业界最强的嵌入式GPU(图形处理芯片),并采用手机芯片中最高端的64bit带宽DDR内存设计来充分释放四核的性能。具体来看,K3V2有四个A9内核,16个GPU单元。 即将面世的四核手机芯片还包括联发科MT6588、Tegra4、德州仪器OMAP5和三星Exynos 5等等,四核到八核路虽然还可以走上一段时间,但笔者认为它终究还是会走上台式机CPU的道路,最终回归理性,拼架构和功耗等。 当然,说到四核旗舰,理论上应该涵盖了目前市面上尖端的高级手机,但是总有一些手机无缘这场盛宴的,譬如iPhone 5,或者是WP8的新机Lumia 920等等,这些也许是一个遗憾,但也许是两条很难平行的线。 ●入选机型介绍: 这次评测的机型以四核+720P(含768P)屏幕为基础,同一家厂商的一般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流高端产品,最终入围机型包括:HTC One X、华为D1四核XL、酷派大观HD、LG P880、联想K860、魅族MX2、三星i9300、天语大黄蜂II、小米2、中兴V985。 1、HTC One X(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HTC One X是上市最早的四核手机,采用Tegra3 1.5GHz处理器,1GB RAM和4.7寸SLCD屏,在目前四核手机当中还是蛮有竞争力的。其主打的99张连拍以及f/2.0光圈摄像头都是亮点。 2、华为D1四核XL(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华为的四核手机版本也够丰富的,年初就看到D1四核在MWC了,但是当时非常工程。后来的D1四核都是带XL(加厚电池)的,少了一分薄的惊艳。CPU是自己的海思,屏幕是4.5寸720P IPS,看上去很细腻,功耗低、续航长是华为D1四核XL的亮点。 3、酷派大观HD(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经历了两次的升级,大观系列也摆脱了2:1的屏幕比例,回归到720P屏幕上,超窄边框设计显得时尚而不失商务。Tegre3四核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天翼双卡阵型算是高端旗舰型号。 4、LG Optimus 4X HD P880(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LG手机的性价比一向都很高,P880也并不例外。这款同样采用Tegra 3四核处理器+4.7寸720P屏幕的手机,在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5、联想K860(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作为今年最鼎力之作,联想K860采用了三星猎户座四核处理器,加上5英寸大屏幕的搭配,在这些四核手机当中别树一帜。联想K860还带有超级相机功能,在拍照方面的功力让人欣赏。 6、魅族MX2(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作为本次评测最晚发布的机型,魅族MX2可谓也汇聚了不少网友的目光。MX2同样采用的是三星猎户座四核处理器,但主频达到1.6GHz,另外屏幕采用了4.4英寸1280x800的特殊设计,整机做工精致和独特的Flyme OS也是其亮点所在。 7、三星I9300(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三星I9300可谓是今年最热门的四核手机,由于品牌以及手机设计都让人满意,市场占有率也一直领先。4.8英寸的Super AMOLED和三星自家四核处理器的搭配十分协调,更有众多人性化的智能体验功能。 8、天语大黄蜂II(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天语大黄蜂II是赶在小米2发布前首款1999元的四核手机,在做工和性能表现方面相对于大黄蜂一代有了不少提升,弧面的后盖设计也让人印象深刻。 9、小米手机2(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小米手机2估计不需要太多介绍,多少人为了它废寝忘食去刷屏,在8月发布以来,目前还是供不应求。发烧级的手机对于横评还是挺有压力的,且看这次的评测表现。 10、中兴V985(点击查看单机评测)
中兴V985的发布和上市算是比较低调的,但是按照中兴一贯的产品定位,V985本身的性价比也是很高的。中兴V985采用Tegra3 1.5GHz处理器,4.5寸720P屏幕。 ●机身设计 后盖 前面我们已经从正面认识了此次横评的十款手机。手机的背面相比正面可能会更加重要,其一它关乎手机的握感,其二相比正面更常作为手机的“脸面”。关于后盖设计美感,每个人都与不同的见解,我们主要看后盖的质感。 HTC One X在这四款手机里比较特别,采用了聚碳酸酯材质一体化机身,后盖具有不错的耐磨,防指纹性能,不过白色版本比较容易蹭脏,好在用橡皮等工具可以清洁大部分污渍;华为D1四核、酷派大观HD、LG P880、联想K860(黑色)后盖表面采用了各具特色的纹理设计,防滑、防指纹、耐磨方面表现很好,不过从表面看质感不会表现的那么好;魅族MX2采用了双料注塑工艺制作的塑料后盖,质感表现很好;三星i9300、天语大黄蜂II、小米2、中兴V985均采用塑料亮光烤漆背盖,和MX2同为光滑表面的后盖,在防滑、耐磨方面表现比较一般,如果需要更好的手感可以为手机加一个外壳。 侧键 侧键设计方面,首先我们看易操作性。首先此次评测的所有手机都未配备相机快门键,总体对拍照体验稍有影响;电源/锁屏键,i9300和小米2将按键设置在机身右侧偏中间位置,相对于顶部更加容易按到;酷派大观HD配备了独立的静音开关。
按键手感方面,华为D1四核XL、三星i9300、大黄蜂II、小米2按键手感和反馈感会好一些,而其他几款手机的按键键反馈感不是很好,但看上去更加美观,整机一体感更强,这就是手感和外观两者间的取舍问题了。 卡槽或内部设计 相比去年,2012年更多的高端手机采用了不可拆卸电池、Micro SIM等设计,不过依然有不少保持传统的产品。下面我们来看这十部手机在SIM卡、电池、Micro SD内存卡扩展方面的表现特点。 上面的手机中只有酷派大观支持中国电信CDMA制式,同时采用GSM+CDMA双卡双待设计。而从趋势来看,将来支持内存卡扩展的手机可能会越来越少,一方面手机厂商有更大地获利,一方面厂商也可以说这是为了保证更快的读写速度和系统整体感体验。 而电池和SIM卡方面,Micro SIM卡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剪卡后保留原有的还原卡托在应急更换手机时不会有太大问题;而电池方面,内置电池模式或许可以让手机的内部设计更加紧凑,同时降低设计难度。对于数码产品较多的用户来所,现在长期出门,携带一个容量4000mAh乃至更高的移动电源相比带一块备用电池要更靠谱一些。 ●屏幕参数及效果 去年,iPhone 4/4S的屏幕是智能手机屏幕的标杆,而从去年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720p分辨率手机出现,在细腻程度、显示效果方面也逐渐赶超iPhone。此次评测的四核手机中,除了三星i9300搭载OLED系(主动发光)屏幕外,其他手机都采用了LCD系(被动发光)屏幕。IPS、全贴合等技术也逐渐引入Android旗舰手机之中,使得今年的四核旗舰手机都有不错的显示效果。
尺寸方面,如今Android手机基本都在4寸以上了,可能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上面的手机中,联想K860、中兴V985采用了屏幕内嵌虚拟按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视野。魅族MX2采用了1280x800的独特分辨率,同时加入了Smartbar(通俗来讲就是可变化边栏或智能虚拟键),相比前两部手机对视野的影响会减少一些。
从单手操控性方面里看,对于却大部分用户,魅族MX2和小米手机2都可以比较轻松的操作,4.5寸单手操作也还好,而4.7寸屏以上的手机,单手操作就会稍有困难了。 置于实际的显示效果,我们来看下面三组图片的对比,所有手机均开启最高亮度。(以下图片点击可查看1080p全高清大图) 整体来看,唯一一款采用Super AMOLED HD屏幕手机,三星i9300的屏幕对比度是最高的;采用SLCD2屏幕的HTC One X则拥有最高的屏幕亮度,第一眼看很容易有极度惊艳的感觉。 ●硬件配置及测试分数 此次参加横评的手机所采用的四核处理器,除了华为D1四核XL采用国产海思K3V2四核处理器,魅族MX2采用定制的MX5S四核处理器(基于32nm HKMG Cotex-A9构架)之外,其余手机使用的处理器主要分为高通APQ8064、三星Exynos 4412以及NVIDIA Tegra 3三种。
而在机身运行内存方面,小米手机2、魅族MX2配备2GB RAM,多任务运行方面表现相对会好一些,其他几款四核手机均配备1GB的RAM。 理论性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选择了测试综合性能的安兔兔系统评测v3.0.2,象限Quadrant Advanced,测试浏览器性能的Vellamo,测试浮点运算能力的Linpack以及测试图形能力的NenaMark 2.2对上述手机进行测试。手机固件我们都更新到最新版本,其中小米2、三星i9300、HTC One X、大观HD、MX2为Android 4.1系统,其它为Android 4.0。
从安兔兔评测软件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到采用28nm制程,Krait构架高通四核处理器的小米手机2获得最高的得分;采用32nm HKMG工艺处理器的手机占据2-4名;而采用40nm制程的Tegra 3处理器的手机测试结果总体相近。下面我们来看这十款手机在其他四款主流测试软件中的表现。
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高通处理器在Linpack浮点运算能力测试中表现抢眼;Vellamo主要测试手机的浏览器性能,和系统优化的关系较大,HTC在这点做得最好;而在图像性能测试中,采用海思K3V2处理器表现最为强劲,这应该是处理器内置16个GPU单元的功劳。 ●存储空间 早期用过Android手机的用户可能都有这样的苦恼,Micro SD卡上还有很多的空间,但安装程序多时依然提示空间不足,这就是因为手机内置程序存储空间已经满了。后来即使从Android 2.2开始,支持apptosd,这种情况大大缓解,但是在安装程序后程序依然会在程序专用内存存放一部分内容。
Android手机的ROM要分配一部分空间给系统使用,程序专用的存储空间用户是不能像“磁盘”那样进行读写的。今年的高端主流机型已经全部内置一定的存储空间,即使不插卡也可以存放照片、音乐等各类文件。(当年不少“双512”的安卓手机不插卡是不能拍照的) 当然,例如三星i9300、LG P880这样的手机,会将存储空间全部开放,程序存储空间和可读写存储空间是共用的。 ●文件拷贝速度测试 文件拷贝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功能之一,笔者就选了一个包含5个视频文件的文件夹做实验对象,大小为1.77GB,和我们平常一部电影差不多大,看将它们拷贝到手机里要花多长时间。(电脑信息:USB2.0接口;2.6GHz Intel Pentium G620 CPU;4GB内存;7200转ST500DM002-1BC142;Windows 7 家庭普通版32bit) 可以看到差距还是蛮,拷贝文件速度和手机硬件、软件都有一定关系,上面的结果供各位参考。中兴V985的机身内存不足够放下测试内容,所以我们分两次将测试内容拷入机身内存,将最终结果相加,其中我们减去了选择是否转换对话框出现的时间。 ●游戏和程序打开速度 在这节测试里,我们选取了《Asphalt 7》、《Temple Run》两个游戏做测试,而程序方面我们选取了《太平洋电脑网》做测试。《Temple Run》游戏大小为33MB,《Asphalt 7》1.3GB左右,《太平洋电脑网客户端》2.59MB。所有程序都是同一个安装包,《Asphalt 7》也是选用的通用数据包。 上面的结果是一目了然的,笔者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而华为D1四核XL或许是由于游戏兼容性的问题,Asphalt 7出现了闪退,没能完成测试。在Asphalt7测试中,中兴V985的数据包位于内存卡,所以在启动游戏时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在进入游戏后,场景之间的切换速度还是表现不错的;而唯一一台采用骁龙S4 APQ8064处理器的手机,小米手机2,由于GPU较新,对3D游戏的兼容性还在优化过程中,所以在场景切换的速度方面表现一般。 整体看来联想K860表现出色,而差距的拉开主要表现在大型游戏上,小型游戏和程序八部手机表现差别并不是很大。 以下是上述测试的详细结果:
●拍照对比 就像IPS几乎成为手机标配一样,背照式摄像头也几乎成为了今年中高端手机的标配。当然,其中也有手机采用了第二代的背照式传感器,或者采用F/2.0大光圈等设计来提高拍照效果。
下面我们用手机的自动拍照模式下所拍得的三组样张对比来看看它们各自的表现,由于每一款手机的最近对焦距离不同,所以构图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对焦点相同。(以下所有样张点击可查看原图)
相比去年的旗舰手机,此次评测的四核手机的拍照效果整体都提升了一个台阶。三星依旧维持了安卓手机中表现较好的拍照优化功力;而国产手机中联想K860的表现可圈可点;小米2相比小米1,在拍照效果有了很大的飞跃。 不过包括上面这几部手机在内的大多数手机并未发挥出背照式摄像头的应有的最大威力,偶尔会发生不稳定的情况,固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如今在硬件方面,Android手机的摄像头已经赶上或是超越了iPhone的摄像头,但是在优化方面还需要多向iOS学习,将硬件发挥最大效能才是更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WiFi信号强度测试 这项测试中,所有手机均连接图中的这台便携式无线路由器,用WiFi Overview软件记录无线信号的平均强度。手机与无线路由器的距离大约为35米,中间间隔一堵墙。由于信号强度和无线路由器也有关,所以更多关注对比结果。
记录以平均信号强度为准,下面是简单的测试结果。 以上的环境比较极端,如果使用非便携式的无线路由器,同时在公司或家里距离都不会有如此远,所以信号基本都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 ●发热量对比 这项测试中,我们将所有手机放置在同一场景,看看它们在发热量控制方面的表现。这里不针对手机个体而言,大家主要注意整体对比的情况。所有手机的工作负荷基本是相同的,而且均采用最常用的性能均衡模式进行测试。 测试前所有手机都关机“冷却”了5分钟左右时间,而在开始测试视频录制之前,除了D1四核外其他手机都开启了2分钟左右Asphalt 7游戏,由于D1四核始终无法运行游戏,所以游戏测试作罢。 视频录制后,从体来看,发热量控制较好的有三星i9300、华为D1四核XL以及小米2。此时发热量较大的手机最高温度区域达到38度以上。 高清视频播放测试过后,发热量控制方面,三星i9300和华为D1四核XL依然有不错的表现。而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控制表现比较一般的为大黄蜂II、中兴V985、魅族MX2。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经过上面的测试,所有手机最高温度也没有超过41度,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不会有明显的灼热感。超过50度的情况基本是在极限测试中才会出现。 ●硬解视频能力对比 视频解码分为软解和硬解,所谓软解就是通过软件让CPU进行视频解码处理,而硬解则较少依赖CPU,基本不需要CPU参与运算,从而能大大降低手机播放高清视频时的能耗。我们准备了MKV/AVI/FLV/RMVB/MP4这五种我们常用的视频格式,都是1080P全高清分辨率。看看这八台手机仅仅通过自带的播放器能完成几个。
通过一番测试下来,完美支持的机型仅仅只有i9300和MX2两台。 ●耗电量测试 这节测试里,我们让8台手机同时进行了9分钟全高清视频拍摄、7分钟Temple Run游戏、5分钟全高清视频播放,最后亮屏10分钟,看看每个阶段8台手机的能耗控制怎么样。当然,每台手机测试之前都是满电。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强度的使用下,电量下载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第一阶段完成下来华为D1四核XL表现最好,仅耗6%的电,而耗电最多的是天语大黄蜂四核,15%的耗电是华为D1四核的两倍多。其余One X和小米手机2也耗电比较厉害。而第二部分三星i9300和LG Optimus 4X最为出色,在最高亮度亮屏待机方面,各机表现都差不甚多。最终结果上华为D1四核XL以89%的剩余电量冠绝全场,而三星i9300也表现不错。 ●系统部分 硬件是躯体,系统才是灵魂。手机系统的优化、美化程度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于一款手机的评价。此次评测的手机中已有半数升级Android 4.1,其他手机截止评测时正式固件版本依然为Android 4.0。
虽然上面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可以root,但魅族MX2和小米手机2系统直接开放了root权限,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玩性更强。(MX2需要登录Flyme账号才可root)。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认识一下这几款手机的系统。 HTC One X/HTC Sense 4.0 安卓4.1 HTC One X采用了Android 4.1操作系统并搭配自家定制的HTC Sense 4.0。新系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充满科技感,各种桌面动态插件做得非常炫,UI也很大方美观。而HTC Sense 3.0中效果很炫的动态解锁界面也让HTC Sense 4.0继承了,可以切换多个主题,同时可以定制快速解锁对应的快捷方式。
HTC One X也是比较早采用安卓4.0系统的手机,而经过HTC全新设计的多任务界面也成为现在HTC手机的一大标志。 华为D1四核XL/Emotion UI 安卓4.0 华为D1四核XL呢,和D1一样,采用的是华为自家基于安卓4.0.4定制的Emotion UI,比较大的差异点就是该系统可以再2D和3D桌面之间切换。
华为D1四核XL还加入了很多快捷设定方式,如锁屏快速进入程序,下拉状态栏快速设置菜单等等。总的来说华为D1四核相对原生系统改动还不是很多,笔者没有在官网找到安卓4.1的更新。 酷派9960大观HD/安卓4.1 酷派采用的是较新的安卓4.1操作系统,并且经过了自己的深度优化,已经和原生系统有很大差别。
系统支持丰富的个性化定制,而且也非常便捷,而且作为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机型,内置的多个天翼业务的软件也能满足天翼手机用户的需求。 LG Optimus 4X HD P880/安卓4.0 LG Optimus 4X HD系统有着韩系手机一贯的清新和漂亮,基于安卓4.0.3定制的系统给LG做得很有新意,笔者特别有印象的是它穿透式的圆圈式解锁。
LG Optimus 4X HD也有许多有意思的功能,如足以媲美三星Galaxy Note屏幕笔记功能的Quick Memo功能、多模式智能切换的NFC LG Tag+等等。 联想K860/乐Magic 安卓4.0 联想K860采用的是自由度更高的乐Magic安卓4.0操作系统,而图标也维持了联想K860一贯的圆形风格。另一方面,联想K860在系统安全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使得用户的手机信息更加安全。 从体来说,K860搭载的系统已经不相当年乐OS 1.0时和传统Android操作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现在更符合原生Android的使用体验。 魅族MX2/Flyme OS 2.0 安卓4.1 一年一更的魅族MX2也带来了全新的Flyme OS 2.0,UI设计依旧是极其用心,小细节方面也做得更加出色,比如双击手机的Home键可以亮屏、锁屏界面从边沿开始向左向右滑动可以快速打开相机,多功能解锁的短信界面,稍向上滑动一部分可以预览未读短信内容,并不需要进入系统等等。
系统里面变革最大的还是加入了SmartBar这一功能,将返回和菜单功能键嵌入了程序里面,不过只支持按照安卓4.0规则设计的程序,目前看来比例还并不大。而其它的程序则会有不搭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或许随着软件的更新适配解决一部分。 三星i9300/Nature UX TouchWiz 安卓4.1 三星i9300给安卓4.1做出了深度的优化,配合自家的TouchWiz界面,有很浓厚的三星味道。而作为三星2012年度的主打旗舰,三星i9300也开始不只追求硬件上的突破,开始在软件和体验上下功夫,推出了许多例如Pop up play、Smart stay之类的人性化功能,也确实贴合该手机的宣传语——“Designed for humans”。
天语大黄蜂四核/安卓4.0 天语大黄蜂四核这次没有采用以往的阿里云OS系统,而是采用接近原生的安卓4.0系统,使用习惯上可以照顾大部分人群的需求,上手比较容易。而在录音、音乐、相册、拨号、联系人等多个自带应用里,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务求使应用更容易上手好用。
小米手机2/MIUI 安卓4.1 小米手机2除了全新升级的硬件,也带来了基于安卓4.1.1开发的MIUI系统。MIUI也是小米手机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也是国内最出名的国人深度定制ROM。
MIUI也一直以其可自定义程度高、易用著称,在众多功能的取舍面前,MIUI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每个用户要求都不一样,MIUI把所有功能都集成到了系统里面,用户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这也是MIUI最为出彩的一个地方。新的MIUI更加出色,而且频繁的更新让人看到希望与活力。 中兴V985/安卓4.0 中兴V985采用的也是安卓4.0操作系统,自己优化了系统界面和图标,也加入了一些快捷操作的功能,整体还是原生系统的框架,用户上手起来还是很快的。
中兴V985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内置了掌心管家软件,这款安全防护系统被内置在手机底层,并集成有权限管理、系统优化、智能拦截、云端查毒等13项高阶安全功能,通过开设的“权限管理功能”无需Root就能控制所有敏感权限,为用户实现安全规则的自定义。
实际使用中,中兴V985所搭载的掌心管家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因此中兴985也获得了2012年的“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大奖”。在Android系统同质化严重、软件审核不够严格的环境下,是否内置安全管家软件对于手机的使用体验的好坏还是很重要的。 ●优缺点总结 以下简单归纳出这十款手机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供大家参考。
●评测结语 此次横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今年主流高性能手机的回顾,2012年,四核处理器已经不再是价格高高在上的旗舰手机的专属配置,不到两千元就可以买到四核手机,而两千元左右也可以买到一款配置主流的Android四核手机。对于厂商来说,虽然低价格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四核带来的畅快体验,但是不要顾此失彼而忘记了制造手机的“初心”。本次评测的手机都属于品质较为不错的产品,而对于其他某些拼凑硬件过于明显的手机,我们在购买之前还是要考虑清楚,不要被简单的硬件指标冲昏头脑。 2012年是“四核年”,也是国产手机崛起的一年,旗舰手机市场由洋品牌完全占领的情况基本已经不复存在。但相比起步更早的洋品牌手机,国内手机在硬件方面赶超对手之余,不妨在对于手机系统的理解方面下更多功夫,毕竟手机和电脑是不同的。 那么,2013年底的旗舰手机横评,会不会是“八核手机横评”呢? 回顾:2012年年终评测手机部分 智能机平民时代 2012年千元安卓手机横评 硬件同质化 2012年主流双核安卓手机横评 |
正在阅读:硬件竞赛无休止 2012年四核手机终极横评硬件竞赛无休止 2012年四核手机终极横评
2012-12-25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tangqunxing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