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 > 手机资讯> 正文

鸿蒙已至!万物互联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妖花 责任编辑:zhangshunyu 发布于:2021-06-08 11:42

  2021年6月2日,从江湖传言到正式发布,一直都备受关注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2终于到来了,那些嘲讽它为PPT系统的声音,这次终于可以彻底地“失望”了。

又要技术又要钱,做操作系统不容易

  鸿蒙遭受的质疑,首先就源于做一个操作系统的不易,华为并不是近年来国内首个宣布研发操作系统的企业,其中也不乏deepin、PhoenixOS、优麒麟(UbuntuKylin)等佼佼者,但是离大规模商用、打入主流消费者市场、在庞大的操作系统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还有不少距离。

  要做一个操作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异常庞大的代码数量。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微软2005年发布会的Windows Vista代码行数已经达到5000万行的级别,非图形界面基础版Linux的源代码数量也超过了1000万行,这不是普通规模的软件开发团队可以吃得消的。

  庞大的研发资金投入也是厂商们无法回避的挑战,同样是上面提到的Windows Vista,它的预估花费成本超过了200亿美金,几乎等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花费。

  但就上面这两大开发阶段的要求来看,就不是普通的企业可以轻松吃的消的,当中的难度注定远远超越开发一款智能手机,也因为操作系统在整个软硬件生态链中的特殊地位,整体难度甚至超过当初华为海思设计开发的麒麟系列SoC,虽然有大量的初期技术积累和开发经验在前,但华为能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完成鸿蒙操作系统,实现“转正”,这个难度可见一斑。

物联网迅速发展,替代安卓和iOS不是目标

  鸿蒙在立项之初,就是一个为满足物联网时代的多设备交互而设计的操作系统,而不是为了替代安卓或iOS,因为这些主要以满足智能手机使用为目的的操作系统,已经难以高效地满足物联网时代的多硬件交互需求,也无法为IoT设备所通用。

  在目前的安卓和iOS软件环境中,由于在研发初期无法过多地考虑到与其他类型设备之间的交互连接需求,要实现多类型设备互联,基本的思路就是将软硬件进行解耦,软件通过虚拟接口调用系统端指定的硬件进行数据交互。

  不过由于硬件的复杂性,调动接口和交互数据的效率都会受到限制,同样采用安卓的两台设备,由于不同硬件厂家和软件开发商采用的硬件调动方案的差异,即便简单的蓝牙传文件(比如安卓手机与安卓电视之间、两台安卓电视之间),也难以通过高效快捷的方式来实现,要实现更多的交互连接,只能通过安装采用统一接口的第三方软件来实现,导致运行效率和使用体验上的先天不足。

  之后随着越来越多像智能家居和智能音频设备等“低算力”智能设备的兴起,多设备之间的交互需求也在剧增,软件系统和硬件的割裂和碎片化的问题也迅速暴露出来:硬件各自独立运作,软件层面难以协同。 

  而在物联网时代正式到来后,除了会有更多的外围设备接入,设备间互联互通进行协作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而目前的市场中,不同类型IoT设备之间仍缺乏统一的软件规范,硬件厂家各自的软件体系都是独立发展,即便是同一个厂家推出的产品,底层软件上都难以统一,在应用层面自然难以形成高效的协作。

  而鸿蒙操作系统的核心逻辑,正是建立一套统一的软件体系,让整个体系中的所有硬件设备成为节点,体系中的其他设备在需要时可以直接进行调用,进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效率更高的同时使用体验也会更加。

  在架构设计的阶段,华为就对整个鸿蒙做了全栈的解耦,让设备无须搭载一个“大而全”的操作系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硬件能力去运行自己所需要的模块,既能独立实现目标功能,也能搭配其他同样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高效联动,作为整个超级终端的一部分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分布式运行理念,鸿蒙为万物互联而生 

  分布式运行是鸿蒙能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也是它能成为比安卓和iOS更高维度操作系统的关键。

  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中,摄像头、闪光灯、指纹模块、结构光模块和各种传感器,可以认为是手机内部的多个分布式模块,目前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安卓或iOS)来管理这些模块,并为各种软件所调用。

  但是跟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或智能家居产品等其他外部设备联动时,由于软件底层没法直接打通,外部设备只能通过制定的额外软件进行连接,其他软件要调用该设备时(比如菜谱软件调用智能烤箱)还需要复杂的适配,或者只能在指定的软件里使用有限的功能(比如智能烤箱管理软件里的菜谱),既不利于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者进行后续升级维护,也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的操作成本。

  而来到鸿蒙操作系统这边,由于在软件底层就采用分布式设计,不同硬件内部的模块也可以轻松地实现跨设备调动,未来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的IoT硬件也能像智能手机的内部模块一样直接被主系统调用。就像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Mate40 Pro,它的摄像头可以被同样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MatePad Pro调用来进行视频通话,也可以搭配自身的摄像头组成多机位拍摄阵列,MatePad Pro同样可以作为Mate40 Pro的拓展显示器使用,这些也是消费者很快就能体验到的鸿蒙操作系统分布式特性。

华为为什么可以做出鸿蒙?软件和硬件的厚积薄发

  华为能在当前的节点下,正式拿出鸿蒙操作系统,取得突围的先机,离不开他们这些年来在软件和硬件上的默默耕耘。 

  首先是软件开发上的积累,在EMUI时代,华为在AOSP底层的基础上,在用户层的操作界面(UI)和应用程序层(APP)做了大量的优化和升级。

  但是跟同期的其他安卓手机厂商大都停留且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不同,华为在更深层数的系统层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把F2FS文件系统进行实用化改造,并在自家当时的旗舰Mate9上率先实现商用,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除了反哺标准版安卓,也成为目前安卓阵营的数据区文件系统首选。

  而更广为人知的EROFS文件系统,在贡献给Linux社区后,也成为Linux社区主用的系统区的文件系统,这种在系统和数据文件系统层次的耕耘,也让华为拥有了其他硬件厂商鲜有的底层软件开发经验。

  在硬件层面,对于鸿蒙这种强调分布式思维的操作系统来说,除了要求华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高算力设备上有技术积累,也需要有在IoT智能终端上实用化这种分布式思维的经验。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华为在推出Watch GT系列后的智能穿戴产品,内置的智慧生活联动就是个分布式思维的成功尝试:搭配使用EMUI的设备并打开这一服务端口,即可利用智能手机端的智慧生活中心实现各类丰富联动功能。智能手表不再需要完整内置所有的软件模块,就能实现所需的功能,而且不用牺牲自己的续航来运行多余的功能模块,正是这种分布式思维的成功应用。

  因此,对于华为来说,能做出鸿蒙并不是偶然,除了能拥有基于未来物联网应用的洞察,更多的是在软件和硬件综合应用上厚积薄发。

鸿蒙,拥抱世界

  鸿蒙可以说是华为近年来在软件层面最重要的成果,不过对于整个鸿蒙操作系统生态来说,开源显然会是它能在物联网时代起飞的助推剂,华为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早在去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就在大会现场宣布,将会把鸿蒙操作系统源代码、文档、开发环境完整捐赠给我国首个开源软件的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并把项目名为 OpenHarmony,这将大幅降低加入鸿蒙生态的门槛,也能帮助鸿蒙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综合目前的信息,现在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会是它大规模商用的开端,但是远没有到它能完美释放出全部潜力的阶段,当更多原生鸿蒙应用和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硬件加入后,我们或许就能正式迎接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鸿蒙的未来,值得期待!

妖花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相关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